1.薛涛是怎样跟元稹认识的?中间的瓜葛是怎样的?

2.薛涛的个人资料

3.成都望江楼公园游记(唐代女诗人薛涛纪念馆)

4.成都望江楼公园的薛涛

5.望江公园的薛涛遗迹

6.成都望江楼公园,因何是为唐朝官妓薛涛而建?

只知道姓名怎么查监狱探监,成都望江公园薛涛

望江楼是薛涛的故居。

成都市区东南锦江西岸的望江楼,是清代光绪年间,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在古代,望江楼是进出成都的必经之路,江楼送客,锦江行舟。于是在无数人的记忆里,望江楼就是成都,成都就是望江楼,望江楼以充满温馨的人文记忆而镌刻在历史中。如今的望江楼已成为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作为我国九大名楼之一,望江楼其实只是人们通俗的叫法,其原名为“崇丽阁”。崇丽阁不仅造型华美而且名联众多,天下名楼必有名联相称,此言不虚也。崇丽阁内诗词楹联大多怀念薛涛,此外还有不少咏叹蜀中万里江山、千古人物。其中钟云舫所撰写的长联,为全国第六长联,联长212字,气势恢宏,词意豪迈。

望江楼的结构特点:

望江楼建筑群以崇丽阁为主,还有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等,总称望江楼,建筑群布局自由,彼此呼应,步移景异。崇丽阁秀美,全木结构,高30多米,四层,上两层为八角,下两层为四角,鎏金顶、黄屋脊、绿瓦朱柱,檐角高翘。

取晋代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之意命名。望江楼及其周边建筑群后辟为望江楼公园,全园面积188亩,分为文物保护区(39亩)和园林开放区(149亩),公园品种繁多的万竿幽篁修竹,享有竹地公园、锦城竹园的别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望江楼

薛涛是怎样跟元稹认识的?中间的瓜葛是怎样的?

文·段宏刚

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768年——832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才女,给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佳话。

她给后人留下的财富,除过《锦江集》里边收录的90多首诗歌之外,还有 “望江楼” ,以及望江楼里一副残缺的对联,这副对联被称作千古绝对,只有上联而没有下联,距今过去了1200多年,依然没有人能对出与之匹配的下联,依然给世人诠释着什么叫残缺之美。

望江楼位于成都市东门外,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为了纪念薛涛而建,整个建筑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竹子种类繁多,有人面竹、方竹、麦竹、紫竹、绵竹、佛肚竹、鸡爪竹、胡琴竹、实心竹,等等。

之所以让竹林拥簇着望江楼,是因为薛涛一生对竹子情有独钟,在多首诗歌里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其中,以五律 《酬人雨后玩竹》 最为有名,诗曰: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诗中 “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 两句,被薛涛经常拿来激励自己,希望自己有竹子这样高洁的品性和美德。园内竹林丰茂,也算是后人帮助薛涛完成了爱竹、以竹为伴的夙愿。

从1889年开始,园内相继建造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泉香榭、吟诗楼、薛涛井、薛涛纪念馆等古色古香的建筑,至民国时期已颇具规模,被开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成都市的特色景点之一。

望江楼原名叫“崇丽阁”,出处来自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蜀都赋》里的名句 “ 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 。整个建筑群竣工后,站在崇丽阁上,可以看到锦江之水蜿蜒曲折向南流去,因此,被改名为“望江楼”,一直沿用至今。

据资料显示,望江楼共4 层,总高39米,屋脊和雀替上装饰华美,既有飞禽走兽的泥塑,也有人物雕刻和绘画。整个建筑呈现出朱柱碧瓦,宝顶鎏金,雕梁画栋的审美感受,兼具了北方建筑的雄伟和江南楼亭的灵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气息。

薛涛出生于京城长安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薛郧在长安城做官,精通诗文,学识渊博,督促薛涛自小读书、写字、作诗。到8岁时,薛涛已经在文学上展现出较高天赋,再加上她才思敏捷,面对“命题诗”,能相当轻松地对答,如此优秀的表现,让薛郧对这个宝贝女儿非常满意,把她当作小公主一样来对待。

然而,在薛涛11岁时,个性耿直,刚正不阿的薛郧因为得罪了朝中权贵,遭到贬谪,一家人不得不离开京城前往蜀地,最终,他们在成都落脚。

薛涛14岁时,薛郧以使者的身份被派往西南小国南诏,途中不幸染上瘴疠,最终不治身亡。家里失去了顶梁柱,让其他人的生活即刻陷入了困境。

跟母亲相依为命的薛涛,长到16岁时,实在无路可走,加入了乐籍,成为一名乐伎,正式开启了自力更生的生活。

历史上,像薛涛这样才貌俱佳,精通琴棋书画的乐伎并不多,因此,薛涛很快凭借自己的优势在众多乐伎里脱颖而出,深受文人骚客和达官贵人的喜爱。本时期的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张籍、王建等人,都跟她一唱一和,甚至发生过感情纠葛。

薛涛因为在蜀地生活了50多年,算得上正宗的四川人,所以,她跟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为 “蜀中四大才女” ,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谈。

除过诗歌,在书法和对联上,薛涛也表现出较高天赋。望江楼上的残缺对联,就是她的大手笔。

望江楼所在的位置,在唐代称作 “玉女津” ,是有名的渡口,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每到春季,锦江两岸的花儿依次开放,把周围装扮得十分漂亮。春季是踏春赏花的好季节,每年春季都有许多姑娘从浣花溪上船,顺流飘至锦江,再行至玉女津,完成游春。

相传,某年春天薛涛来到玉女津的一座楼上,目睹蜿蜒曲折的锦江之水,随口吟出一句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后来,不知何故,人们没有看到下联,是薛涛当时没有写出来?还是写出来却被遗失了?已经无法考证。到现在,这个上联就以残缺的形式,被刻在门框上,给游人留下了道不尽的残缺之美。

薛涛的上联可以说是自然天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几处名胜古迹很巧妙地串联起来,组成了一幅登高临远、君临天下的画面,并且视角转换很快,包含了对人生短暂、物是人非的喟叹,有许多哲学思考蕴藏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个上联自从诞生之后,许多才子慕名前来,跃跃欲试,想对出下联,几乎没有人能够如愿。

相传,直到20世纪30年代,四川什邡有一位名叫李吉玉的才子,在一个月圆之夜,来到望江楼旁边的“印月井”旁,看到井内明月倒映,这个景象让他突然想起望江楼上的上联,于是,他灵机一动,脱口而出: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这个下联虽然意境不够突出,有一点生搬硬套之嫌,但相比于其它下联,仍然表现出了较高的技巧和内涵,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这个下联最接近上联的本色。

薛涛的个人资料

唐代是诗歌盛行的时代,故而诗妓之多,也是一大特色。其中尤以薛涛最为著名,可谓才情丰沛,艳丽动人。《全唐诗》说她:“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游,流落蜀中,遂入乐籍。辩慧工诗,有林下风致。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称为女校书,入幕府。历十一镇,皆以诗受知。暮年退居浣花溪,着女冠服,制纸为笺,时号薛涛笺。”可知沦为乐妓,是生活所迫;流落风尘,仍志趣高雅。

她自幼即很聪明。八九岁时,父亲手指庭院中一株梧桐起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她便能应口而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此话后来变为谶语,待父亲病故,举目无亲,联句中的“枝叶”,竟然是她沦落风尘的写照。

当时官宦人家的女子,堕入花街柳巷者不是个别。《全唐诗》录诗一首的舞柘,系“韦应物爱姬所生也,流落潭州,委身乐部。李翔见而怜之,于宾僚中选士嫁焉。”韦应物是盛唐诗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后为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其女也不免堕入烟柳行列。幸赖有力者脱离苦海,这才回归正常生活。

可惜薛涛无此际遇,镇守蜀地的军政长官换了又换,她的乐妓身份却始终未变。有时遭遇蛮横武夫,连人身自由也大受限制。据《宣和书谱》及《鉴诫录》上说:

妇人薛涛,成都也,容色才调尤佳。言谑之间,亦有酬对。大凡营妓无校书之称,韦皋镇成都日,欲奏之而罢,至今呼之。故进士胡曾有赠薛涛诗说:“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涛每承连帅宠爱,或相唱和,出入车舆,诗达四方。唐衔命使臣每至蜀,求见涛者甚众。而涛性亦狂逸,遗金帛往往上纳。韦公既知且怒,于是不许从官。涛乃呈十离诗,情致动人,遂复宠召。

你看唐代营妓,节度使有处分权力。薛涛才貌兼优,“求见者甚众”,来蜀地巡视的朝廷大员俱欲一睹为快,竟弄得地方军政长官韦皋大吃其醋,不许她与别的官员接触,惟独自己可以“独占”。难怪胡曾要抱怨了:“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唐代营妓属军人管理,官妓隶属文士,二者身份是可以经协商改变的。韦皋(745-805),字城武,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贞元元年(785)任剑南西川节度使。805年暴死,治蜀凡二十一年。估计薛涛的营妓身份,大约是在韦皋死后变更的。这一年她大约35岁。

如此一位难得的诗妓,自然声名远播。当时与她交游、唱和的诗人,有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王建、杜牧、张祜等。白居易赠薛涛诗说:“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西。”委婉中流露一种仰慕之情。

杜牧寄薛涛诗《白苹洲》说得更是直率:“山鸟飞红带,亭薇折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无多圭阻累,终不负烟霞。”

薛涛以《酬杜舍人》诗回赠:“双鱼底事到侬家,扑手新诗片片霞。唱到白苹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揣摩其意,不消说是很有些伤感的。虽说日里出入豪门,吟诗交游,示人以快乐潇洒的形象,但美人迟暮,独处孤寂的心境,终是自己才能品尝的凄楚。薛涛比杜牧大30多岁,自然会感叹“芙蓉空老蜀江花”了。

此前,终生未嫁的薛涛,曾与元稹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就中国文学史而言,也许算得一段佳话;但从薛涛个人的角度来说,却是一幕遥远凄清的回忆。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人。8岁丧父,家贫,由其母郑夫人亲自教授书学。他9岁能文,16岁明经及第,24岁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举制科对策第一,官拜左拾遗。是中唐时期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世称“元白”。当时薛涛在诗坛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无缘一面。直到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才有机会托人与薛涛相识。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时薛涛已经38岁,对迎来送往的诗妓生涯早已颇感厌倦,见到元稹,即有托身相许之意。然而此一段缠绵缱绻的情感,却因数月后元稹离蜀返京,从此天涯两分,终成一场梦幻。

当时的情景,薛涛在《赠远》诗中是这样描绘的:“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大约两人分手之际,元稹曾答应过了却公事之后,会再来成都与薛涛团聚。但世事难测,实际情形并不如约定的那样,致令薛涛只有远望长安,掩袖悲叹,像所有盼望丈夫归来的妻子,在月缺月圆的时候,登楼寄托一份怀旧的哀思。

此后关山难越,路途阻隔,元稹仕途坎坷,官无定所。十年间先是分管东台,出任浙西观察使,后召命返京,在驿站与宦官刘士元发生争执,被打伤颜面,而宰相偏袒宦官,竟判元稹擅作威福,贬为江陵府参军。不久,白居易亦因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又再拿元稹调任通州司马。

在如此频繁的调动之中,原本比薛涛年轻8岁的元稹,自然不能坚守爱情,加之唐代官吏与交往并无禁令,元之移情别恋,也就在所难免。尽管分手之后,两人也还保持文墨往来,但在元稹一面,似乎只是应付,并非如当日之信誓旦旦了。

据唐朝人范摅《云溪友议》上说:元稹离蜀返京,“临途诀别,不敢挈薛涛同行。洎登翰林,以诗寄曰:‘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君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如果以上记录属实,则有两个信息值得注意:一是此诗写于长庆初(821年),元稹任翰林承旨学士时。此前,元稹于元和14年(819)自虢州长史调京任膳部员外郎,结束了贬官地方长达10年之久的生涯,仕途从此进入顺境,仅只三年时间,便由员外郎而郎中、知制诰,再中书舍人而翰林承旨学士,可谓宠幸有加,骤升数级。二是值此仕途得意之际,距他与薛涛蜀中一别,倏忽已有12年矣!回想当年恍若隔世的恋情,已经42岁的元稹,是否还能对50来岁的薛涛一往情深?

赞美她如西汉的卓文君,恭维她诗名之盛,令词客停笔,公卿梦刀,固然都是可能的,但言其爱慕之情,竟至于“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则多半是诗人的夸张,而非实情了。

另据《牧竖闲谈》说:“洎稹登翰林,涛归浣花,造小幅松花笺百余幅题诗献稹,稹寄离体与涛云:‘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从两人交往情形来看,薛涛是很有些主动的,其造“松花笺”也颇有深意,大约总是在暗示元稹信守承诺吧。而元稹的答复,则似乎带有几分歉意,表示虽不能给薛涛名分,但红笺总是要随身携带的。

想必薛涛也高兴过一阵子。你看她谢绝访客,回浣花溪居住,是否认为元稹已具备了接她进京的地位呢?也许从今人的眼光来看,薛涛比元稹大八岁,两者的结合是有年龄障碍的。实际情形未必如此。唐代风气较后世特殊,一般嫖客多喜欢年长的。《北里志》说:“莱儿貌不甚扬,齿不卑矣……进士赵光远年甚富,与莱儿殊相悬,一见溺之,终不舍。”与后代之迷恋年轻貌美的,尤以能享受“初夜权”为荣耀的心理,是很有点不同的。

可惜元稹不是赵光远,薛涛也不及莱儿幸运。光阴又过了一年,京城长安中并无去蜀中接人的车马,倒是有消息传来,春风得意的元稹与裴度同时拜相,位极人臣,步入仕途巅峰。终因二人彼此不和,数月后又同时罢相。这都是发生在长庆二年(822)的事情。旋即元稹出任同州刺史,在郡二年,又改授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

经历如此一番大起大落,元稹意气消沉,做人行事,一改从前,竟至“放志娱游,稍(渐渐)不修边幅,以渎货闻于世”。(《旧唐书·元稹传》)可谓色、贪具备,晚节不终。这在他从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元稹《与晦侄等书》中谈到自己的过去时说:“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不曾于喧哗处纵观。”看来官场失意,可致君子判若两人。

而此时在杭州任刺史的白居易,也于公务之余,游历山水,纵情声色。二人既为诗朋,也是嫖友,但凡艳遇中意的,便要交流使用。

“玲珑,余杭歌者。乐天作郡日,赋诗与之。时元稹在越州,闻之,重金邀去,月馀始还,赠之诗,兼寄乐天云:‘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词都是寄君诗。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生是甚时。’”(《尧山堂外纪》)

余杭歌女玲珑,想必自有动人之处,元白二人呼来唤去,互相狎昵,并无醋意,颇有“共妻”风味。

在元稹一面而言,自然是十分浪漫惬意了,可于远在蜀中的薛涛,当作何感想?此时的元稹是完全置于脑后了。

也许,也曾经记起过往日的承诺罢,但有位美女的到来,究竟还是改变了一切。据《云溪友议》记载:“及(元稹)廉问浙东,别涛已逾十载。方拟驰使往蜀取涛,乃有周季南……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篇咏虽不及涛,而华容莫之比也。元公似忘薛涛,而赠采春曰:‘新妆巧样画双蛾,慢里恒州透额罗。正面偷轮光滑笏,缓行轻踏皱纹靴。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更有恼人断肠处,选词能唱望夫歌。’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皆当代才子所作,五六七言,皆可和者。”

这样一位容貌婀娜的歌女,恼人断肠,也就无惑元稹要乐不思蜀了。而且竟然不顾物议,视为己妻,耳听“望夫歌”而浑然忘却“望夫楼”上的薛涛,是愈发沉溺而不能自已了。“元稹在浙七年,因醉题东武亭诗,末曰:‘因循归未得,不是恋鲈鱼。’卢侍郎戏曰:‘丞相虽不恋鲈鱼,乃恋镜湖春色耳。’”

刘采春为有夫之妇,元稹因其“华容”而狎昵七年,真是有点仗势欺人了。

薛涛绝望之余,悒郁寡欢,终身未嫁。《全唐诗》上说,薛涛“暮年退居浣花溪,着女冠服,制纸为笺,时号薛涛笺”,大约有误。据今人考证,薛涛退居成都西郊浣花溪后,晚年又移居东门锦江南岸建吟诗楼栖息其上,也就是今天的成都望江公园内。薛涛常以律、绝两体写诗,当时流传的笺纸篇幅过大,涛喜爱红色,遂创制深红小笺,时号“薛涛笺”。望江公园内现存古井,名薛涛井,相传当年薛涛便是从井中汲水制笺。

对于这些情景,元稹不知是否耳闻。太和三年(829)9月,他被召回京城担任尚书右丞,第二年再度出京,任武昌军节度使,在来年的7月暴卒于任所。终年53岁。

又过了三年,64岁的薛涛病逝,葬于现在的望江公园附近。当时镇守成都的西川节度使段文昌为她撰写了墓志。

惜乎薛涛墓与碑文今已不存,惟晚唐诗人郑谷《蜀中三首》中,可以窥见当年薛涛墓地的景色:“渚远江清碧箪纹,小桃花绕薛涛坟。”

呜呼!桃花不再,绿水依旧;墓地已渺,斯人永存。

成都望江楼公园游记(唐代女诗人薛涛纪念馆)

导读:薛涛,约生于768年,卒于832年。唐朝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父亲薛郧在四川做官,幼年时的薛涛便随父在成都生活。父死家贫,16岁堕入乐籍。脱籍后终身未嫁。

唐朝女诗人薛涛

在四川成都望江楼公园内,有一副流传甚广的对联: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望江楼又名崇丽阁,清代为纪念一位女子所建,这个人居然能够与诗圣杜甫平分秋色,其才情可见一斑。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她的命运也相当坎坷。她,就是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

堪比卓文君的才女

薛涛的父亲薛郧在朝廷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她天分很高,有时让父亲极为惊讶。

一年夏天,薛郧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微风吹来,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他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然后对在一边玩耍的女儿说:你能续上这首诗吗?薛涛头都没抬,随口应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那一年,薛涛不过八九岁。

薛郧听罢,心内五味杂陈,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小小年纪,却聪慧过人,出口成章;忧的是,迎送往来对一个女孩子而言,是个不祥之兆。果然,不幸很快向这个家庭袭来。

薛郧为人正直,敢于说话,结果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谪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从繁华的京城搬到了遥远的成都。没过几年,他又因为出使南诏沾染了瘴疠而命丧黄泉。

父亲死时,薛涛年仅14岁。失去了家庭的支柱,母女俩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薛涛不得已,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16岁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

唐朝的营妓由国家财政供养,属于正式编制,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在官员们饮酒聚会时,侍酒赋诗、弹唱娱客。

那时的官员们往往都是科举出身,文化素质不低,要让他们看得上眼,不仅需要美貌,更需要才艺、辞令和见识,而这正是薛涛的长项。史书中说她诗酒之外,尤见才辩,在酒席场上游刃有余。

宋代人所编的《唐语林》里记载了薛涛的一件逸事。有一次黎州刺史举办宴会,提议行《千字文》令。这个酒令的令格是,取《千字文》一句,句中须带有禽鱼鸟兽之名。刺史率先做示范,行令说:有虞陶唐。估计这位大人小时候背《千字文》不求甚解,误把虞当成了鱼。众宾客都听出了谬误,但因为是主人所为,只好掩面而笑,谁也没好意思站出来说该罚酒。不一会儿,酒令转到了薛涛这儿,她应声说:佐时阿衡。这位刺史一下听出了问题,激动地站起身:你这4个字里没有鱼鸟,该罚该罚!薛涛笑着回答说:不管怎么样,我这句里‘衡’字中间还有一条小鱼,刺史大人的‘有虞陶唐’中,连条小鱼都没有呢。众人再也忍不住,哄然而笑,弄得刺史大人甚是尴尬。

薛涛最擅长的,还是作诗。身在场中,使得她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来往,在这份名单中不乏像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诗坛领袖。据记载,薛涛作诗500多首,然而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90余首,十分令人惋惜。

诗写得好,薛涛的字也堪称大家。北宋时期的《宣和书谱》评价她:作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意思是说,只要她稍加努力,就能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相匹敌了,足见其书法之妙。而据《悦生所藏书画别录》记载,宋末权相贾似道曾收藏她的《萱草》诗真迹,可惜后来就无从睹其真容了。

凭借过人的才华,薛涛能够与蜀中最著名的才女卓文君比肩。后人又把她与李冶、鱼玄机、刘采春相并列,称为唐朝四大女诗人。

大帅府里的女校书

贞元元年(785年),中书令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是一位军事家,皋治蜀21年,数出师,凡破吐蕃48万,军功卓著;他还是一位儒雅的诗人,曾写下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的妙句,是一个有相当艺术水准的人。正是他的到来,让薛涛迅速走红。

在一次酒宴中,韦皋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神态从容地拿过纸笔,提笔而就《谒巫山庙》,诗中写道: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韦皋看罢,拍案叫绝。这首诗虽写巫山云雨,却没有半点大众的粗俗,而是大有一种凭山眺望,惆怅怀古的味道,气势之大,全不像出自一个小女子之手。

一首诗就让薛涛声名鹊起,从此帅府中每有盛宴,薛涛成为侍宴的不二人选,很快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

随着接触的增多,韦皋觉得以薛涛的才华,只让她在酒席场上当个花瓶实在是屈才,于是就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女秘书。这些事对于薛涛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她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韦皋仍然感觉大材小用,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向朝廷打报告,为薛涛申请作校书郎(一说为武元衡所奏)。

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仅为从九品,但这项工作的门槛却很高,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大诗人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杜牧等都是从这个职位上做起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女子担任过校书郎。

韦皋的创新之举遭到了幕僚们的一致反对,有人劝他说:军务倥偬之际,奏请以一 *** 为官,倘若朝廷认为有失体统,岂不连累帅使清誉?即使侥幸获准,红裙入衙,不免有损官府尊严,易给不服者留下话柄,望帅使三思!意思说得很明白,一是奏请让一个 *** 为官,有损您清高的名声;二是衙门里坐着一个穿裙子的姑娘,有点不成体统。这事就此搁下了,但女校书的名字却不胫而走。

不管有没有校书郎的称谓,薛涛被韦皋重用却是显而易见的。有一年,南越给韦皋进献了一只孔雀,韦皋非常喜爱,薛涛建议在府衙内开池设笼以栖之,象征大唐王朝昌隆的国运和韦帅显赫的治迹。她的建议被欣然采纳,这件事因为有美人佐政的风韵,而被文坛极力渲染,成为一段佳话。

薛涛红得发紫,不免有些恃宠而骄。据五代时期何光远所撰的《鉴戒录》所载,应衔命使者每届蜀,求见涛者甚众,而涛性亦狂逸,不顾嫌疑,所遗金帛,往往上纳。意思是说,前来四川的官员为了求见韦皋,多走薛涛的后门,纷纷给她送礼行贿,而薛涛性亦狂逸,你敢送我就敢收。不过她并不爱钱,收下之后一文不留,全部上交。虽然如此,她闹出的动静还是太大了,这让韦皋十分不满,一怒之下,下令将她发配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以示惩罚。

松州地处西南边陲,人烟稀少,兵荒马乱,走在如此荒凉的路上,薛涛内心非常恐惧。她用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她开始后悔自己的轻率与张扬,于是将那种感触诉诸笔端,写下了动人的《十离诗》。其中写道: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十首诗中,她分别以犬、笔、马等物自喻,而把韦皋比作主、手、厩等,细腻地表达了一种对主人的依靠之情、懊悔之意,情感哀婉,却很有分寸,并没有摇尾乞怜之态。

《十离诗》送到了韦皋手上,他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于是一纸命令,又将薛涛召回了成都。

这次磨难,让薛涛看清了自己,她在诗中说: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归来不久,她就脱去了乐籍,成为了一个自由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院子里种满了枇杷花。那一年,她不过20岁。

面对高官始终超然

韦皋死后,刘辟任西川节度使。他起兵谋反,并想借薛涛的名人效应来笼络人心,可不管是威胁还是利诱,都遭到了薛涛的断然拒绝。刘辟大怒,将她发配边地。这次赴边,薛涛全然没有第一次的茫然与惊慌,她从容而行,没有半点求免之意。高崇文平叛了刘辟后,派人专程把薛涛迎回。

从高崇文开始,西川节度使走马灯似的换,每一任节度使都被薛涛的绝色与才华吸引,奉她为座上宾。而薛涛面对这些高官,从来都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姿态。

高崇文镇蜀时,一次在宴会上行酒令,要求须得一字象形,又须逐韵。高崇文先行说:口似没梁斗,薛涛马上接了一句:川似三条椽。高崇文摇头说:你这三条椽子,第一条怎么是弯的呢?薛涛应声答道:高大人当西川节度使这么大的官,用的都是没有梁的破斗。我不过是一介陪酒的妇人,家里的椽子有点弯,有什么好奇怪呢?众人听了,不禁大笑。

李德裕镇守西川时,在成都命人建了一座筹边楼,楼成之时,他在上面大宴宾客,薛涛应邀前来,即席赋诗,写下了著名的七言绝句《筹边楼》: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这首诗诗意豪迈,风格雄浑,意境深远,李德裕等人看罢,无不扼腕叹息。

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

薛涛虽然身份低微,但接触的人却十分高端,不是高官,即是名流,然而多数时候,她也只是逢场作戏而已,能入她法眼的人,少之又少。然而,在她42岁那年,她的心却随着一个人的到来,而打破了宁静。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诗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闻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对薛涛而言,这本是一场司空见惯的应酬活动,可与元稹一见面,就被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内心里激起了如同少女般萌动的涟漪。

这并不奇怪,元稹是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的后裔,身材高大,仪形美丈夫,一个典型的高富帅形象。他的才学更为出色,25岁进士及第,两次策问考试都名列第一。他的诗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体,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于珠玉,他的诗歌仅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赚足了世人的眼泪。

薛涛的爱情之火一经燃烧,就极为炽烈。尽管她已经步入中年,但那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 *** 告诉她,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于是她便不顾一切,如同飞蛾扑火般将自己投身于爱的烈焰中。第二天,她满怀真情地写下了一首《池上双鸟》,无限向往地说: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这全然没有了凭栏远眺、怀古幽思的冷静,完全一副柔情万种的小女子神态。

爱情虽然来得有些迟,但却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两个人流连在锦江边上,相伴于蜀山青川。那段时光,是薛涛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福总是最为短暂,这年7月,元稹调离川地,任职洛阳,细算起来,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过3个月而已。

分别已不可避免,薛涛十分无奈,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是她落寞心情的真实写照。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来的书信,同样寄托着一份深情:别后相思隔烟水,葛蒲花发五云高。

劳燕分飞,两情远隔,此时能够寄托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诗了。那样的日子肯定非常难过,无以排遣的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喜欢写四言绝句,律诗也常常只写八句,因此经常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浣花溪本地有造纸的传统,薛涛又性喜红色,便对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以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人称薛涛笺。

用这种信笺,给元稹写诗,便有了格外的韵味。薛涛在《牡丹》一诗中写道: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令薛涛失望的是,元稹是个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谈恋爱的人。才子多情,元稹的情商天分很高,他的初恋情人是崔莺莺,为了求取功名而将其抛弃,为此他写作了《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就是著名的《西厢记》的原型。妻子韦丛去逝后,他又先后纳妾安仙嫔,续娶裴淑,此后也都亡故。长庆三年(823年),元稹前往浙江绍兴任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忽然旧情萌发,颇有意想把十几年未见的薛涛接过来叙旧,不巧他又遇见了浙东名妓刘采春,于是将薛涛抛在了脑后,用他的话说她(指刘采春)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美丽,非涛所能比也。

尽管元稹如此花心,但薛涛对他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她朝思暮想,就像一个空闺女子等待远出丈夫归来一样,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其中写道: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一张薄薄的桃色纸笺,终究留不住情场中虚幻的情感。只是让人唏嘘的是,为了元稹当初一句相思的许诺,薛涛终身没有出嫁。

一袭道袍了余生

相思虽然苦涩,但薛涛并不后悔,那种心态有点像现代歌手王菲所说:我不知道他会不会辜负我,但如果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喜欢的都不敢去爱,那我也太辜负自己了。

其实元稹没有回来,有着自己的理由。两人年龄悬殊过大,31岁正是男人的风华岁月,而薛涛即便风韵绰约,毕竟大了11岁。另外更重要的是,薛涛乐籍出身,相当于一个风尘女子,对元稹的仕途只有负作用,没有正能量。对于这些,薛涛也能想明白,所以很坦然,全然没有一般小女子那种一失恋便寻死觅活的做派。

只是,从此她脱下了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正如她以蝉自喻: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当时有一种说法,男诗人们写出了诗,第一个想给皇帝看,第二个就想给薛涛看。刘禹锡在赠她的诗中写道: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王建则说: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即使到了暮年,她依然得到年轻诗人杜牧的仰慕: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在杜牧眼中,身披道衣、手执拂尘的她,仍然如此娇美。

人生垂暮,薛涛逐渐厌倦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她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今成都金丝街附近),筑起了一座吟诗楼,独自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大和六年(832年)夏,薛涛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墓碑上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平静地离开了世间,然而千百年来对她的毁誉却从未平息,誉之者论其诗清奇雅正,毁之者惜其名节不彰。薛涛一生爱竹,她在《酬人雨后玩竹》中曾经写道: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这正是她一生品格的追求。不管如何,薛涛在历史和文学史上所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锦江之畔的遍地翠竹,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成都望江楼公园的薛涛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望江楼属于成都名胜古迹、四川古典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名园。具有三大特色:以望江楼为代表的明清建筑群,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遗迹和遍植全园的各种珍奇竹类。

我从新九眼桥入南大门。进园来,翠竹夹道,跟其它旅游景点绿树环绕不一样,望江楼完全徜徉在竹子的海洋里。它是全亚洲竹子种类最多的公园,是竹子收录和整理最漂亮的地方。到处都是竹子长廊,一片绿油油的世界。

王安石的《咏竹》: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做为四君子之一的竹,杆如椽之笔,在天地间,以生命和青春书写着正直和虚心;叶似宋词中的翠鸟,尖尖的啄,衔着永恒的春天;笋做着云的梦,从山涧杂石乱草中探出头,小小的,却也要亲吻璀璨的阳光。无数仁人志士,丹青俊杰,以此为寄托,或吟或唱。

竹林深处,有人在拉二胡,有人在打太极,神情悠然自得,超然物外。一只空竹队,一只花棍队,在一处空地上排练,大家跳着、笑着,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运动的惬意。府南河就在身边,河水清澈,垂柳绕堤,白色的鹭鸶在波光艳阳下翻飞。

我在玩竹吟风处的琵琶门巷入薛涛文物保护区。

薛涛,字洪度。祖籍长安,生活在中唐蜀地,乃天府这一方水土养育的才女。她天资聪慧,八九岁知声律,能篇咏,善词辨。与刘釆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

薛涛又是发明家,有薛涛笺传世。以胭脂木浸泡捣碎成浆,加上云母粉,渗人井水,制成粉红色的纸张.。纸张风干后有松花纹路。世谓: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君贴、少陵诗、达摩画、屈子离骚,乃古今绝艺。

薛涛人品,志洁心高,诗品,清奇雅正。为诗一生,成诗五百余首,有《锦江集》传世,可惜到元代就失传了。四万八千首的《全唐诗》收录了薛涛八十一首诗,为唐代女诗人之冠。

八岁时,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除了讶异她的才华,更觉得这是不详之兆,女儿今后恐怕会沦为一个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

薛涛本为宦官之女,因父亲薛郧亏空钱粮,她受牵连,没入乐籍,最后果然成为官妓。剑南节度使韦皋发现了这颗明珠,将她召进府中待宴赋诗,让她帮助做一些文字工作,那时叫“女校书”,今天叫“女秘书”。带着感恩的心,十五岁的她委身于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后来因为被举荐校书郎受挫,薛涛心灰意冷,不好好当“女校书”,当起了“交际花”,达官贵人为了见她,纷纷送钱物,真是红极一时,风光无限。

韦皋越来越看不惯薛涛,吃起醋来,一生气将薛涛从官妓降为营妓,送往松州边地“慰问”军士。这是怎样一种难堪的经历,那种粗鲁的蹂躏令薛涛绝望窒息。

无奈之下写了《十离诗》献给韦皋。这十首诗是用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比自己,而把韦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厌弃。

这里面有自己的悔恨,有对韦皋的抱怨,却没有对韦皋的爱。后韦皋将薛涛召回。薛涛此时看清了权贵反复无常的真面目,向韦皋提出“辞职”,韦皋没有同意。后来韦皋暴卒,年六十一,而这一年,薛涛三十五岁。

薛涛四十二岁时,第一次全新全意的爱上了一个男人,那就是比她小十一岁的诗人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就是他的诗作。诗中无限痴情与忠诚,现实里却是一个货真价实多情的花花公子。

起初薛涛不过是以职业性的心态与姿容来应付元稹,可就在他们第一次倾谈时,薛涛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她暗暗告诉自己,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

于是一切都顾不上了,满腔热情一股脑地奔泄出来,两人融化在爱的热流中。薛涛虽为风尘女子,但她以前都属于那种卖艺不卖身的高级诗妓,周旋于蜂蝶中,却一直洁身自好。而这一次都不同了,与元稹见面的当天夜里,她就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心爱的人。

薛涛与元稹共同生活了一年多,这段感情最后却终于元稹不过视薛涛只是无数个和他诗酒共乐的乐伎之一,在他去了扬州之后,便中断了联络。

对于薛涛而言,她却终身在等待。也许薛涛在等的不单单是个元稹了。她作为一个看惯了欢乐虚情中一切是是非非的聪明女诗人,自然知道一张薄薄的桃花笺纸,如何能够挽留住那些被酒色痴迷的褪色了的真情。

元稹离开蜀中后,薛涛朝思暮想,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名诗《锦江春望四首》其一,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其二,揽革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其三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其四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起初还只是揪心的相思和期盼,期望情人重续旧欢的时日;可是春去春归,音信渐渺,薛涛越盼越失望,她甚至望着天上的云彩、江畔的垂柳、院中的春花,都幻化成元稹的形象,与它们诉说离情之苦。

晚年,薛涛退隐后,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这就是如今吟诗楼的出处,并一直在溪水边也就是如今的薛涛井处制作精美的粉笺。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孤独终老,时年六十二岁。薛涛坟在望江公园东,锦江之滨。

公园处处都有薛涛的遗迹。薛涛亭,想象应是薛涛观赏水中睡莲的地方。碧鸡苑一定是薛涛和友人喝茶聊天的地方。吟诗楼,望江楼,是薛涛与文友神会的地方。

一缕芳魂香消玉殒,在此是最后的葬身之地。而才情、诗情,经历了千多年的时光,依然在鲜活的盛放着。

我在薛涛走过,坐过,瞭望过的地方,重复一样的动作。我看着薛涛生活的轨迹,死后归隐的墓地,感受着她遥远的孤寂还在时空里流淌。

如此聪明伶俐,多才多艺,貌美如花的女子,在那样的年代,也不过是随波逐流的浮萍。爱情不过是一场粉红色的春梦。梦醒,只看到残红满地,满面狼藉。

还好有诗。在那竹海里,听着簌簌抖落的片片黄叶,看在雨打风吹下东躲西藏的睡莲,望着府南河滚滚而去的流水,薛涛把快乐、忧伤、思念、失望,娓娓道来。

薛涛一生坎坷不平,爱情郁郁不得志。还好,上天拿走了那么多,总是留下了一些好。因诗,她没有就这样被历史淹没无痕,而是收获了一代一代懂她、怜她、尊重和仰慕她的后人。

漫步在竹海石板路上,第一次不害怕韵华流逝,容颜已老。人生不过百十年,在岁月的长河里,就是一瞬。得到的最后都不做数,只问你能留下什么。

望江楼二楼,供奉着掌管科举功名的文曲星,独悬天下绝对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谁将是下一个千古奇才?

望江公园的薛涛遗迹

薛涛及望江楼

薛涛及望江楼:

薛涛生前并不住在今天的望江公园,只是死后葬于成都东门外的锦江畔,望江公园内有她的土冢,高6米,周长 10余米。到明代时,蜀献王朱椿为了纪念薛涛,就在今天的望江公园打井建作坊,仿制薛涛笺。由于井水经砂质地层过滤,甘甜清冽,所制出的纸号为上品。到了清康熙年间,在井旁刻了一通“薛涛井”的石碑,从此,人们就以为薛涛故里在今天的望江公园了。

简介望江公园位于成都九眼桥锦江岸边,相传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签,留下了许多幽怨动人的诗句。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

成都望江楼公园,因何是为唐朝官妓薛涛而建?

崇丽阁南面的薛涛井,是明代蜀藩王仿制薛涛笺处。“薛涛井”三字,是清康熙六年,成都知府翼应熊手书。据说薛涛用这里一口古井的水制作了一种红色的小笺,其色彩绚丽且又精致,唐著名诗人韦庄还曾向她乞求呢。薛涛塑像位于园中幽篁深处,年建成。塑像高3米,由汉白玉雕成,四周碧水环绕、地面绿草如茵。薛涛墓1994年10月恢复修建。由墓碑、墓体、墓基平台组成,墓碑上题有“唐女校书薛洪度墓”。墓四周由青砖砌成矮墙围护,配置有草坪、小桃花、翠竹。读竹苑1995年始建,为公园的品种竹区。苑内翠竹丛丛,叠石配景,汉白玉石碑上刻有薛涛和历史名人咏竹画竹的佳作,构成一幅幅的竹石图景。

四川成都望江楼因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名播天下,女诗人薛涛因望江楼更加流芳千古。每年,这里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到成都,不能不去望江楼;游望江楼,不能不令你想到“女校书”。步入这里,几乎每一丛翠竹都告知久远的故事,蕴藉着薛涛的聪慧、灵秀、气节和才干,牵动着你的记忆,唤醒了你的神思,那一幅幅题咏薛涛的佳联,凝聚了多少诗人墨客对薛涛的敬仰: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话一楼。江水接苍茫,看滚滚红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锦城通咫天,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引兴此登楼。

来成都前,便听说望江楼的竹子和佳茗十分出名,竹有毛竹、紫竹、簇竹、观音竹等二十余种,是“日出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露凝有清光,雪停有清趣”,体现了中国人文山水美。盖碗茶更是别具一格,蜚声海内外,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和乡土气息,浸润着巴蜀茶文化的信息。于是,到成都后,友人们陪我来望江楼赏竹品茗。

然而一步入这里,感受到一种灵魂的洗礼,无论是翠竹还是佳茗,包括所有的景致,都成陪衬,仿佛我来这里,是专程为了寻找一个高洁而敬慕的诗魂,整个望江公园,在竹子的烘托下,时隐时现薛涛的芳踪。我一路寻她而来:枇杷门巷、濯锦楼、薛涛井、浣笺亭、吟诗楼、望江楼……每一处都讲诉着看似遥远又恍若昨天的故事。

站在吟诗楼前,我看到晚年的薛涛,身穿道袍,一个人共一盏孤灯,手捧诗篇,度过了寂寞而凄美的最后时光,没有人记得她准确的年龄,因为薛涛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是年轻的、美丽的。刚刚到任的四川节度使段文昌,早闻其名,还未及拜访,便得到薛涛去世的消息,十分惋惜,亲自为一代才女题了墓志铭。

而这最壮观的望江楼,是后人为了纪念薛涛而建,无数的劲竹簇拥着临江而望的楼阁,气势非凡,烘云托月一般,令一代才女在挺拔的竹海中静静地睡去……千年等一回,千年又仿若一梦,有幸吗?薛涛。漫步竹林,你会发现,有好多多情的川妹子,在“夹道万和竿成绿海”的竹丛中与相爱的人约会,相依相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情话洒了一路又一路……实践着薛涛千年前的,一个小小的,而苦苦追寻未得的心愿。哦,这修篁遍地。

“幽境忽诗来,十样名笺供草句”的浣笺亭,“余甘留井冽,一瓯香茗正花红”的薛涛井都在告诉我什么?我分明看到薛涛取水制笺的身影,那深红小笺,至今广为流传,被 称之为“薛涛笺”,并且为川妹子创造着财富。我取出钱买下一张张“薛涛笺”。薛涛的每一首诗都在上面吗?都表达了美好的心愿吗?捧一瓯佳茗,升华我的灵魂。厚重的《全唐诗》共收录了薛涛89首诗,这仅仅是她全部诗作的六分之一,绝大多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失传,读她的诗,“清丽而不媚俗,宛转蕴藉又不乏讽谕之思”。

“独坐黄昏谁为伴,怎教红粉不成尘”。薛涛真地很孤独,作为歌妓,每日扮演着才子佳人的角色,却得不到真正的爱情,深爱诗人元稹十年而果,认识到封建社会现实的严酷和无情。元稹又如何敢娶,只有珍惜自己,洁身自好,孤寂一生,也别无选择。为此,薛涛写了一组《望春词》,渲泄心灵深处的哀怨,诗中表达了一位风尘女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感叹自己空负才名,人生如梦,风流似水,唯有修篁自对,双泪暗垂:搅草结同心,将以遣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其实元稹心中也十分爱恋薛涛,但赤裸裸的现实和封建礼教,令他无法选择薛涛。到了晚年,回忆过去,元稹挥笔写下“锦江滑腻岷峨秀,幻作文君与薛涛”的诗句。)